![]() |
【佛山陶瓷网】提议利用王借岗建设佛山艺术大广场 |
|
【jianshe】2013-6-1发表: 提议利用王借岗建设佛山艺术大广场 建立一个集中石湾陶艺、表现岭南文化的主题公园,同时探索走出一条石湾陶艺发展新路子佛山发展第三产业应该有一个集文化,旅游、宗教,陶艺相结合等多元素于一体的活动场所。近几届政府,包括港澳同胞海外 提议利用王借岗建设佛山艺术大广场建立一个集中石湾陶艺、表现岭南文化的主题公园,同时探索走出一条石湾陶艺发展新路子 佛山发展第三产业应该有一个集文化,旅游、宗教,陶艺相结合等多元素于一体的活动场所。近几届政府,包括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及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土,多年来都向政府献言建策,多届政协委员都向政府提出加快发展佛山第三产业和加大文化,卫生,地质,教育,金融、中介、社会服务等行业的扶持和发展,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第三产业领域。 王借岗位于佛山张槎,据记载至明清时期王借岗已被列入名胜,为佛山镇旅游之所。在1982年的文化普查中,将王借岗作为原始社会遗址调查,工作人员在麓地发现有现场磨制的石器残段、夹沙粗陶片及几何纹陶片,证实了该岗有新石器时代的山岗遗址,与西樵山遗址相类,再次确定了王借岗的文物价值,1988年佛山市把王借岗定为佛山的新八景。历史上曾有不少文人雅士也曾游历于此并赋诗赞美,明代柯有遇的“一自章逢柱史,至今灵石寿苍生”,冯诗的“势峙垂江龙作骨,气连五岭石为门”均为咏山之作,屈大均则有“未遗鲥鱼换,船待蚕女招,苍苍山上月,洒玉放兰桡”的咏游胜诗。 佛山王借岗这个全国少有的古火山口,也被《忠义方志》记载“王借岗屹立于浈(北江)都(西江)二水中”,王借岗是佛山市独有的宝贵资源,应着力发掘其历史底蕴,提升佛山、石湾,张槎的文化内涵。建议在王借岗耸立一个近30米高的开心大佛像,张开双臂象征拥抱佛山、拥抱世界,连同近60米高王借岗,可高达80米,将成为佛山一个具有标志性旅游景点,其建设性、立意性、创意性,可将佛山千年陶文化推向新的高度,为当今社会和谐、智慧,健康,提供精神粮食和文化丰盛大餐,打造文化、智慧、充满幸福感大广场,其影响力不仅在于局限一个地域性而且是整个幅射面将影响世界,千秋功业流芳百世。为此特建议: 1、充分利用王借岗古址这项历史上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为其重现一幅佛山清明上河图。以近千平方公里之原生态遗址,带动周边房地产的发展,提高利用土地附加值,其产生的经济价值将不可估量。 2、该项目要借助于传统石湾陶艺,是继亚艺大门的又一力作,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没有先例。从抗震、抗雷、抗风到承受力、整体结构,定位后要会同相关专家进行研讨论证,考虑影响周边和机场空中管制等。 3、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与佛山东平新城及佛山各大景点连成一体。今后将集中会展、陶艺、文化、盛会、科技、休闲中心等,打造一个充满和谐、智慧、团结、幸福、欢乐祥和的大家庭。 为保证整个系统工程充分体现现代感及与原生态保持一致,为佛山人民描绘出一幅充满美感的水墨山水画,集陶艺、南狮、武术、非遗、龙舟于一体,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石湾陶艺顾名思义是一项极具艺术性的产业,过去在石湾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代陶艺宗师,从潘玉书、黄炳、霍津,近代刘传、曾良、庄稼到今天以刘泽棉为代表包括黄松坚、梅文鼎,潘柏林、吴信坤,后起之星黄志伟、封伟民等,千年陶火,长旺不息。将石湾陶艺作为研究课题,今天的石湾如何走出一条新的路子,已摆在我们面前。 本文作者认为今天佛山陶瓷不但要有一个重现历史的展示场地,深挖五千年上下文化的场所,“石湾公仔”还要从单件摆件向群雕群塑发展。题材可从历史上历代名人名诗名句,从白居易《长恨歌》到毛泽东《沁园春》、《长征》,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影响世界思想性、创造性的精神,用于在石湾陶艺上描绘一幅幅宏伟的蓝图。大的群雕群塑气势磅礴,高山流水,领袖人物的刻划表现淋漓尽致,小件的可分段处理,亦能够让收藏家穷追不舍,其艺术性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将不可估量。 本文作者:中国名家杂志副总编辑、广东龙川南山古寺妙见书画院院长 2013-6-1 关键词:陶瓷资讯 陶瓷频道 佛山艺术大广场 瓷砖相关 展厅建设 终端建设 文化建设 ,本资讯的关键词:建设石湾陶艺 (【jianshe】更新:2013/6/1 17:13:31)
![]() |
![]() |
资讯中心,相关泛建陶家居资讯,企业新闻、企业相关发展以及产品销售。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这里提供相关关于公司厂家新闻、资讯和联系,工厂商家价格信息,发布商业供求招商商业资讯。佛山陶瓷网陶瓷行业第一综合商务资讯服务网站。手机移动版佛山陶瓷[佛山陶瓷网] |